本刊消息 初秋,清平镇九顶山下凉意十足。农家乐山村小筑的老板马从富正笑容满面地迎客。此前,他还是当地一个煤矿老板。从业的转变,源于我市对九顶山的生态治理。
从矿工转变为手工艺者,金花镇云盖村的郑邦化感受颇深。
去年起,我市为矿山职工开设了多个培训班,涵盖焊工、机修工、竹编等,并由市人社局推荐就业,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市在旅游业上做足文章。今年初,从清平镇到盐井村的矿山观光小火车开通,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观光旅游。“一到节假日,每天小火车的门票收入在5万元左右。”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保护生态不可避免会给产业带来阵痛,但也是倒逼产业升级的好时机。”清平镇相关负责人说。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以“做污染减法,绿色发展加法”理念,扎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围绕蓝天、碧水、净土、青山目标,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还市民优美生态环境,服务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环保局坚定不移实施转型发展攻坚,服务“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严把“三关”,支持转型发展。创新和完善环评机制,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环评程序,严把“环境准入、项目实施、验收考核”三关,以环境准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跟踪服务重大新能源项目落地。
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聚焦产业结构优化,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为突破口,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构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推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合理配置资源,通过抓大放小,淘汰落后产能、污染治理等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腾出环境总容量。加大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构建以优质高效、新型低炭、现代智能服务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促进绵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市环保局局长胡敏说,该局将坚定不移实施环境保护攻坚,为创建“休闲度假目的地”提供良好生态保障。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以铁腕手段、雷霆之势,力争早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深入实施环保“亮剑”行动,充分利用“环保+公安”模式,通过排查线索、核查重点、合力打击、集中清理、曝光典型、全民参与等“组合拳”,持续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紧盯群众反复举报投诉的环境问题,紧盯影响我市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建立台账,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坚决贯彻落实整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按照整改方案,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