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敬和母亲何明英一起给孩子讲绘本故事书
迎着冬阳,走进汉旺镇拱星集镇社区,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车水马龙。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轻柔地洒在皮肤上,烘得人暖乎乎的。李德敬和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坐在家门口的一棵老树下,一边画着全家福,一边与邻里闲话家常,话语间全是对现在幸福生活的感叹和满足。
城乡建设一体化 生活出行更便捷
1987年出生的李德敬自小在农村生活,记忆里最深刻的便是日复一日地走在家门口那条曲折蜿蜒的泥泞路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放学回家后总是少不了母亲的批评。”令李德敬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他高烧不退需要前往镇上的医院输液,但由于夜晚没有路灯,路面又坑坑洼洼,父亲在呼啸的寒风中骑行了很长时间才赶到医院,没想到经此一番折腾后,自己的病情了又加重了一些,母亲在医院急得直抹泪。那时候的他愿望特别简单,就希望村上能有条水泥路。
2005年,李德敬高中毕业后,考入了湖南的一所大学。大城市里蓝天如洗的晴空、热闹繁华的街道、环境优美的小区,都让他心生向往。“没想到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绵竹的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生活越来越便利,日子越来越幸福!”大学毕业后,李德敬回到家乡工作,蜿蜒泥泞的小路、哒哒哒的自行车声早已成了他记忆里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家门口一条条整洁平坦的公路,一辆辆崭新舒适的公交车。而在地震后修建的新房里,也通上了自来水和天然气,一家人的脸上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现在村上有超市、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平时大家看病、购物、娱乐活动都不用出村,生活和城里的居民没什么差别了。”李德敬的母亲感叹,从村民到居民,生活简直大变了样!
传承发展年画 日子更加富足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芳福的孙子,李德敬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下,从小对年画就有着特别的喜爱之情。十年前,在家人的鼓励下,他踏上了创业之路,传承发展年画。
采访当天,记者刚踏进由李德敬经营的岷元阁年画社大门,便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房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画,一旁的画桌上,他与爷爷正伏案勾线、交流技法。“人物年画的精髓就是要注意脸部的神情刻画和上色。”在爷爷的教导下,李德敬的作品大多画风明快、挥洒自如,受到了众多客人的喜爱,他们年画社也代表绵竹参加了全国各地的展会,将年画作品销售到了海外。
随着收入的增加,2014年,李德敬在安顺路的一小区购入了一套二手房。虽是老旧小区,但家中布置温馨,就医读书方便快捷,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为了以后把老人也接到城里生活,我们又在城东新区按揭了一套新房。”每天下午放学后,李德敬带着两个女儿或是到图书馆看书识字,或是到游乐场嬉戏游玩。到了晚上,一家人漫步在霓虹灯下,用手机定格下幸福的瞬间。
“到了周末,我们一家人便回到乡下,和老人一起共享天伦。”李德敬称,近年来,汉旺镇大力发展旅游,乡村风貌得到提升,来旅游度假的游客越来越多,当地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自家的年画的知名度也因此不断提升,未来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