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多选低钠盐 咸味不减有益健康 |
作者:本刊记者 李周 日期:2012-05-28 点击:7887 |
碘盐大家都很熟悉,可是“低钠盐”您听说过吗?一种低钠盐已经摆上我市多家超市的明显位置,但是不少市民因为对低钠盐不了解,更愿意选购传统的碘盐。 低钠盐颜色与普通食盐相同,黄色外包装、净含量250克的低钠盐售价2.5元,而普通加碘盐500克1.5元。如此算来,同是500克的重量,低钠盐要贵上1元。“低钠盐?没听说过啊。”常常逛市场的李女士说,家里一直都用碘盐,还真不知道什么是低钠盐。“低钠盐是针对什么人吃的吧?咱也不敢乱吃啊,还是买普通碘盐吧。”家住春溢小区的王先生表示。 低钠盐和寻常盐的区别 记者从我市盐业公司获悉,今年开始我市将力推低钠盐,三年后市民买低钠盐可以像现在买普通碘盐那样方便。目前市面售卖的普通食盐主要是精盐和细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组成。医学研究表明,过多摄入钠离子会对人体造成永久性损害,长期过量食用危害性极大。在1981年摩洛哥国际医学科学研讨会上,400多名医学专家曾联名忠告,人体摄入过多的钠离子会导致体内钾、钠比例失调,进而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硬化、心脏病。 5月25日记者专门从超市里买了一袋低钠盐,根据包装上的标识,查看了QB2019-2005《低钠盐》行业标准。其实低钠盐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含钠离子比较少的盐,一般来说是用氯化钾代替了氯化钠起到一定的咸味。就拿北京地区常见的一种低钠盐,氯化钠含量70±10克/100克,氯化钾含量20至35克/100克。如果一般的食盐基本全是氯化钠的话,这种低钠盐可以减少大约30%钠的摄入。 钠有什么作用? 30%的钠是什么概念呢?我们一个人每天对钠的需要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运动或温度高使人流汗、生长发育需要、各种体液的流失、膳食钾的摄入量等。有学者估计,一个人实际上每天最少只需要115毫克钠,也就才0.3克盐,放在手心里就一丁点。只不过假如一个人一天的饮食中盐少于1克,基本上饭菜就已经非常难吃了,人需要钠感受器的刺激才会调动食欲。另外,假如是在热带地区、高温下进行体力劳动,又或者由于某些情况大量出汗,也需要适当补充一定的盐分。 钠太少了不行,太多了更是不行。一般来说,饮食中钠的摄入量和钠离子与钾离子的比例往往会影响到血压。一般血压水平往往随着钠钾比值而升高,而随着尿钾水平而降低,因此减少钠的摄入或者增加钾的摄入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着特殊的意义。 低钠盐适合高血压或中老年人 “低钠盐口感比普通食盐略淡,但并不会影响到人们的食欲。”盐业公司绵竹支公司总经理罗应明介绍,对高血压和有老年人的家庭,低钠盐是很好的选择。高血压和老人减少钠盐的摄取,血压可以下降。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董振华认为,四川人口味较重,菜品普遍偏咸,宜食低钠盐。中老年人盐摄入过多,就会诱发血管硬化,轻者血压升高,重者就会产生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还会加重肾脏负担。 目前我市市面上有5种食盐供应,分别是低钠盐、自然晶盐、澳洲湖盐、纸塑日晒盐和复合膜日晒盐,其中低钠盐和自然晶盐销量较好。相比其他4种食盐,低钠盐有何作用呢?有关负责人解释说,2010年北京市启动“限盐行动”推广低钠盐,并且去年3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新闻社联合编制的《减盐预防高血压专辑》两会特刊倡导减少氯化钠摄入预防高血压,树立了群众科学用盐意识。一般来说,盐中的钠离子容易造成人体血流加快,导致血压升高,而低钠盐中钠含量比普通加碘盐低30%左右,有利于预防高血压、保护心脑血管,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低钠盐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高血压非药物预防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预防和降血压的辅助疗法食用品。不过,患有尿毒症、肾脏疾病的人群不宜食用低钠盐。 “早就听说低钠盐能够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不知道口感和普通食盐是否一样,会不会不咸呢?”市民张女士询问。有关负责人表示,低钠盐中的氯化钾是一种“代盐”,口味和氯化钠差异不大,以前就是用来在一些特殊人群中代替盐的,所以是味道不减的盐。同时,使用低钠盐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低钠盐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使用多年,在使用时和普通食盐一样。 什么是低钠盐? 普通加碘盐中,氯化钠的纯度高达95%。因为钠离子能增强人体血管表面张力,容易造成人体血流加快、血压升高。高血压、肾病、心脏病患者是不宜食用普通加碘盐的。而低纳盐是以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从而改善体内钠(Na+)、钾(K+)、镁(Mg2+)的平衡状态,预防高血压。因此低钠盐最适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但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低钠盐中钠含量比普通加碘盐低35-40%,口味变淡了,正好适合人们口味清淡的需求,如果不习惯,可以适当多用,但仍然能保持钠(Na+)、钾(K+)、镁(Mg2+)的动态平衡,不影响正常使用和功效。 对一般人来说,主要的目标是在于减少盐分的摄取,少盐就少钠。所以,无论是吃低钠盐、美味盐或精盐,都应该少用盐。营养师林家秀认为,不管用什么盐,“少用为妙”,降低用量是首要原则。
|
|